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发布 >医院新闻
【十个多一点】腕带“移位”的温暖

医用腕带又可以叫做识别带,是患者身份的标识,相当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个临时身份证。医务人员运用手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各项信息。康复医学科为康复患者定制身份腕带新方案。

护理团队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好,推出一项暖心举措:将偏瘫患者的身份识别腕带从传统手腕位置移至脚踝、或衣服扣眼上,有的系在轮椅上,用移位的智慧破解特殊群体身份核验难题。这个细节处的改变,折射出医疗服务中的人文温度。

当腕带遇上偏瘫:一个被忽视的痛点

78岁的脑梗患者张先生入院时,护士发现他右侧上肢完全无法活动,颤抖的左手反复尝试佩戴腕带却总是失败。这样的场景在康复医学科并不鲜见——约40%的偏瘫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传统手腕佩戴方式不仅造成操作困难,松脱的腕带还可能影响治疗安全。

康复医学科的护士们观察到患者要么需要家属协助反复调整,要么勉强佩戴后因摩擦导致皮肤红肿。护理团队随即启动专项讨论,最终确定移位佩戴解决方案

听见不方便背后的声音

以前总觉得腕带硌着难受,现在系在肩托上也并没有影响护士扫码身份识别。正在康复训练的张先生展示着他系在肩托上面的腕带,除了常规信息,还特别标注了防跌倒警示标识。家属王女士感慨:这个改变让我们感受到医院真的在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这种人文关怀正延伸至更多特殊群体:昏迷患者的腕带挂在床尾,正如患者家属们所说:医疗质量不仅体现在技术精度,更在于对每个生命个体需求的细微体察。

目前,当冰冷的医疗标识遇见温暖的人文关怀,这道移位的风景线正在书写医患共情的时代注脚。

康复医学科 金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