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发布 >医院新闻
用爱接骨 以心愈心

兰州石化总医院骨科病房,总能看到一个脚步轻快、笑容温暖的身影。她或是俯身为卧床老人调整牵引架,或是半跪在病床前为术后患者按摩下肢,又或是握着患者的手轻声安抚……她是患者口中的“小蒋护士”,同事眼里的“全能蒋娃”。从业十年,蒋素云用专业与温情书写了一名骨科护士的使命担当,成为科室里一面鲜亮的旗帜。

“去年冬天,一位因车祸导致多发骨折合并肺栓塞的危重患者转入骨科。患者身上插着7根引流管,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85%,家属几近崩溃。蒋素云主动请缨担任责任护士,每天守在患者床旁:她将不同管路的维护要点编成口诀贴在床头,用彩色胶带标注换药时间;发现患者因痰液粘稠导致呼吸窘迫,她连夜查阅文献,创新采用“雾化+体位引流+震动排痰”三步法,使血氧值稳定在95%以上。出院时,患者家属含泪感慨:“那些管子在她手里像被施了魔法,总能化险为夷。”

作为骨科护理质量小组组长,蒋素云的手机里存着上百张“问题照片”——倾斜的警示标识、未及时登记的疼痛评估表、摆放不规范的气垫床……这些旁人眼中的“小瑕疵”,在她看来都是安全隐患。

跟着蒋老师查房像在解谜。”新入职护士小说。蒋素云独创的“三问带教法”在科室闻名——每遇到一个护理问题,她都会引导新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标准是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办?”一次夜班,实习护士误将镇痛泵参数设置错误,她并未直接纠正,而是带着实习生复盘操作流程,用模拟人还原场景实习护士说这样的临床体验让她终身受用

  13床的张阿姨不会忘记,骨折后抑郁绝食时,是蒋素云每天带着自己女儿画的向日葵卡片来病房,一边喂粥一边讲卡片上的故事;农民工老陈记得,自己因股骨骨折担心失业时,小蒋护士悄悄联系社工帮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小患者轩轩至今仍保存着那个画着奥特曼的石膏腿套——那是蒋素云为缓解他术前恐惧,连夜用防水彩笔绘制的“英雄战甲”……

骨科护士的手,既要像钢钉般牢固地托住生命,也要像绷带般柔软地包裹人心。”这或许正是她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注脚——用专业铸就铠甲,以仁爱温润时光,让冰冷的石膏开出希望之花。

(骨科 陈海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