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社会单位必须具备哪四个消防能力吗?"2025年4月23日,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大厅内,来自市消防支队的张警官以一个互动问题拉开了消防培训的序幕。这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平日专注康复治疗的医护人员体验了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课"。
"四个能力"问答互动: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医护人员踊跃回答,却唯独遗漏了"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这正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能力!"张警官立即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他打开一张图片举例:"比如这个些插满电线的插线板,就是典型的火灾隐患。我们科室有那么多医疗设备,更要养成每日巡查的习惯。"通过展示常见的隐患点——堆放的纸箱、老化的电器线路、遮挡的安全出口等,张警官将枯燥的安全规范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教学。"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是预防火灾的第一道防线。"他语重心长地说"与其事后英勇扑救,不如事前细心排查。"张警官强调,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每位医护人员都成为"安全哨兵",在日常工作中养成"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查一遍"的职业习惯,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
器材使用"活"教学:笑声中掌握救命技能
随后张警官又抛出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谁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他举起一个干粉灭火器,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与传统的说教式培训不同,张警官采用“提问+情景模拟”的方式,将灭火器的使用步骤拆解成“提、拔、握、压”四字口诀,并邀请护士长上台演示。“原来使用灭火器拔除保险销时,必须保持握压把处于放松状态,以前还真没注意!”大家感慨到。
教学灭火毯时,张警官以"一展、二盖、三压"的口诀进行演示:"展开时要像打开披风一样完全撑开,覆盖火源后要立即压紧边缘,隔绝空气。"他特别提醒:"切记不能掀开查看,要持续覆盖至少15分钟。随后进入防毒面具的教学环节。张警官详细讲解了佩戴步骤:先取出面具,用拇指撑开面罩,由下往上戴好,最后调整头带确保密封。他特别强调:“平时要多练习,关键时刻才能从容应对。”
火光中的警示:当安全课照进生命之重
张警官缓缓点开一段视频:老化的电线在夜色中迸出火花,转眼间火舌便吞噬了整个房间。"这是发生在居民区的真实火灾",他的声音低沉,"起因只是一段用了二十年的电线。"
画面切换,一张火灾现场照片让所有人屏住呼吸——熊熊的大火前,一位母亲用身体紧紧护着怀中的孩子,她的后背已经碳化,却依然保持着保护的姿态。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的声音。散会后,治疗师们不约而同地检查了科室的每一处电路,而护士长则默默更新了消防检查表。没有人说话,但改变已经发生。
讲座结束后,医护人员纷纷在科室分享心得:“没想到水基灭火器有这么多用途!”“原来火灾时湿毛巾要折8层才有效!”这场持续一小时的讲座,既有欢声笑语的互动,也有发人深省的瞬间。消防安全无小事,康复医学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康复医学科 李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