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中心、重症医学科、体外循环组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完成首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的三支病变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此次手术将ECMO技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深度融合,为高危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开辟了全新生命通道,标志着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迈入新阶段。
冠心病三支病变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棘手的病症之一,患者心脏的三支主要冠状动脉均存在严重狭窄或堵塞,随时可能因心肌缺血引发大面积心梗甚至猝死。传统PCI手术虽能通过支架植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但对心功能极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患者而言,术中风险极高。ECMO技术的应用为这类患者提供了关键支持。作为重症医学的“终极武器”,ECMO能通过体外循环系统替代心肺功能,维持全身血液灌注,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本例患者因复杂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常规手术难以实施。面对生死挑战,医院党委书记刘永斌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心血管内科李陶主任与重症医学科张峻华主任共同制定“ECMO生命支持+精准介入治疗”方案,并通过三维影像重建、血流动力学模拟评估等术前准备,为手术奠定坚实基础。
手术当日,张峻华主任带领团队迅速完成ECMO管路建立,实时监测并调整参数,确保患者循环稳定;介入中心团队在刘永斌书记和李陶主任的指导下,凭借毫米级导管操控技术,于血管造影引导下精准开通病变血管,完成多枚支架植入。术中,ECMO持续为患者提供循环支持,有效避免了心脏骤停等致命并发症。经过数小时高效协作,堵塞血管成功开通,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ECMO安全撤除。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医院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的典范。李陶主任指出,ECMO与PCI的结合为高危患者提供了“双保险”,既保障了手术安全,又为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介入中心护理团队通过强化抗凝管理、管路维护等关键环节,为手术全程提供坚实保障。
刘永斌书记表示,此次突破得益于医院党委的前瞻性学科布局及团队长期技术积淀。作为区域性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医院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践行“生命至上”理念,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更优质的服务守护群众健康。
此次ECMO护航下三支病变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医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复杂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彰显了医院在重症救治领域的领先实力。
(心内科 张玉芳 介入中心 申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