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西区门诊部先后接到12320和12345热线传来的表扬反馈,三位来电者言辞恳切地称赞静疗门诊护士杨静:“多亏了杨护士,长期输液没遭罪!”“她比我们自己还上心,真是太让人感动了!”。这些朴实的认可,道出了长期输液患者和肿瘤患者对她的深深信赖,更彰显了兰州石化总医院静疗护理团队用专业与温情筑牢患者“生命线”的初心。
静疗护理,面对的多是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肿瘤患者、慢性病患者,他们的血管脆弱如丝,治疗周期漫长,对护理的专业性和耐心考验极大。杨静在这个岗位上深耕多年,深知每一次穿刺、每一次维护,都牵动着患者的身心状态。
接到12320表扬的是一位老年肿瘤患者家属。老人因化疗需要长期留置输液导管,初期对维护流程充满恐惧,每次来院都紧绷着神经。杨静注意到后,不仅在操作时手法轻柔如羽,治疗后蹲下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导管护理要点,怕家属记不住,还手绘了“维护时间表”。家属在电话里哽咽道:“杨护士不光技术好,心更细,现在老人每次来都念叨‘找小杨’,说见了她就踏实。”
另一位通过12345表扬的是长期输液的慢性病患者。一次治疗中,患者突然出现穿刺部位红肿,杨静立刻放下手头工作,仔细检查后判断为静脉炎早期,一边安抚患者“别担心,咱们及时处理”,一边熟练地进行湿敷、调整固定方式,还特意调慢输液速度观察反应。后续几天,她主动跟踪患者恢复情况,每天打电话叮嘱注意事项。患者感慨:“我跑了好多医院,从没遇过这么负责的护士,她把我们的疼当成自己的事。”
在同事眼中,杨静的“暖”藏在细节里: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对记忆力不好的老人每次都重复“三句话”——“今天做了啥、回家注意啥、下次啥时来。”她说:“静疗护士手里的不仅是针头,更是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针’,咱多一分细心,他们就少一分痛苦。”
这两通跨越热线的表扬,是对杨静“以患者为中心”的最佳注脚,更是兰州石化总医院静疗护理“专业+温度”的生动缩影。在长期与患者“并肩作战”的静疗岗位上,正是有无数个像杨静老师这样的护士,用精湛技术守护“生命线”,用真诚共情温暖“漫漫长路”,才让患者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始终能感受到光与力量。
(西区门诊 陈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