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清晨,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东院区康复医学科病区内突发紧急状况——一位患者家属突发胸痛,伴随四肢湿冷,情况危急,医生第一时间冲至现场评估病情,与此同时,拥有二十年心血管内科工作经验的科室老护士,凭借敏锐的职业直觉与丰富临床经验,迅速判断患者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当即敲响“生命警钟”。医护人员不顾室外淅沥阴雨,立即合力护送患者,以最快速度转运至东院区急诊科胸痛中心。
急诊科医护团队接到患者后,迅速启动胸痛中心标准化救治流程。问诊、心电图检查、生命体征监测,一包药同步展开,初步确诊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启动绿色通道流程,医院综合办公室通知急救车接送患者,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特殊困境——其老伴与儿子均住院治疗,医护人员一边轻声安抚患者焦虑情绪,一边紧急联系其远在龚家湾的女儿。在此期间,康复医学科护士主动留下,与急诊科护士并肩作战,不仅完成患者挂号、还全程配合采血、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操作,用跨科室协作为生命护航。
为实现精准治疗,经东院区急诊科、康复医学科与西院区心血管内科李主任快速沟通评估,决定将患者转运至西院区介入中心,实施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护士长全程陪同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心率等情况,不断轻声鼓励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急救车行驶途中,东西院区已通过线上联动完成信息同步,介入中心提前备好手术器械与药品,规划好接诊路线,确保转运与救治“无缝衔接”。
抵达西院区后,患者立即被送入介入手术室。在心血管内科与介入中心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冠脉造影精准定位堵塞血管,李主任通过电话与家属沟通病情,当堵塞的血管成功开通,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此次救治,从康复医学科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到急诊科的“高效响应、紧急处置”,急救车的充分准备,安全转运”,再到心血管内科与介入中心的“精准手术、专业救治”,兰州石化总医院东西院区多科室打破空间壁垒,以跨科室协作、全流程护航,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为患者赢得生机。
(康复医学科 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