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发布 >医院新闻
【科普宣传】如何正确理解颈动脉超声体检报告中的"斑块"?

在体检过程中,很多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如果听见超声医生说自己有“颈动脉斑块”,那将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检查时间里担忧所占据,对于超声医生的“解读”再也听不进去了,脑子里一直再重复着一句话“我长斑块了,我该怎么办”,还有部分人群粗暴的将它理解为自己的颈部血管“堵了”,表现得很焦虑。

别慌,超声医生一般会询问病史,初步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并交代需要结合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整体情况,拿到体检报告后去相关科室具体原因具体治疗。

那么自己拿到报告后正确理解报告上的信息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份标准的颈动脉超声报告中你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首先,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为动脉内-中膜(IMT)增厚,颈动脉≥1.0 mm或分叉处IMT≥1.2 mm为内-中膜增厚;当IMT局限性≥1.5 mm,可定义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其次,发现颈动脉斑块时,会描写具体血管及方位、大小、形态、回声及内部回声是否均匀。颈动脉斑块可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斑块内组织成分的含量不同,其声学表现和稳定性也不同。强回声斑块因含有大量钙化而较稳定;不稳定斑块多为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回声均匀的斑块多为单纯的纤维性斑块,回声不均匀的斑块内常含有钙化、脂质、坏死组织和出血等多种成分。斑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大片无回声或极低回声区时,可能存在溃疡、出血、脂质成分大片坏死等改变,提示斑块性质不稳定,具有破裂倾向。

最后,如果斑块形成最终导致管腔狭窄,主要通过计算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以及血流动力学评估动脉狭窄程度。(具体见下表中)

综上所述,常规超声能较准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超声新技术CEUS、SMI及三维超声在评估颈动脉斑块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发展潜力,但仍需要不断实践与验证,以更直接、全面地评估颈动脉斑块,为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超声科 张红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