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8时,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肾内科血透(东)团队齐聚线上,荆焰主任、李丽华医生、曹晶晶医生、杜维翠护士长及全体护理人员围绕 1-8月透析工作质量展开深度研讨,以“问题导向”为标尺,为透析诊疗与护理工作“精准号脉、对症开方”,全力守护区域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团队聚焦高龄患者血磷达标率低的管理短板,深刻剖析高磷血症对心脑血管、肾性骨病的“隐匿伤害”。
为突破患者依从性瓶颈,荆焰主任提出:管孩子”类比宣教:将透析营养管理类比“照料孩子”,让患者直观理解饮食、指标控制对生存质量的关键影响:榜样案例带动:筛选透析间期血压、血糖、体重管理优秀的“标杆患者”,通过案例分享激发群体模仿意愿,推动患者从“被动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针对预防导管感染,团队抽丝剥茧,明确制定 “全流程防控方案”上机前“六步评估”:手卫生→辅料完整性→皮肤破损→导管结构(触碰实验)→血流量(六秒实验)→导管清洁度,环环相扣排查风险。消毒“硬标准”:导管操作遵循“清洗→消毒”两步法,长期导管窝入部位需棉签清理污垢,消毒至少3遍、确保充分接触,尤其针对导管口分泌物区域,“反复多擦两遍”阻击金葡菌感染;辅料优化探索:针对“辅料易脱落”难题,启动病例收集分析,参考“杨某患者固定卡子”等方案,探索更牢固的固定方式。
标准化护理操作,严守环境安全底线;会议同步细化 护理操作与环境管理规范,锚定“血液净化规范”:操作流程:导管操作严格“清洗→消毒”分步,护理人员专项培训覆盖手卫生、非接触技术等核心环节;环境管理:治疗准备室实施“三禁一严”:非工作人员禁入、药品分类存放+双人双锁(毒麻药)、标签打印+双人核对、药品现配现用(≤2小时);治疗车“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经消毒湿巾擦拭再归位,严禁剩余耗材带入治疗室;透析机清洁“四步走”:四面抹布按“顶部→侧面→中间→底座”分步操作,下机后再清洁底部,切断交叉感染链条。
破解运营难题,锚定学科发展新赛道:同步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借家庭支持提升高龄、复杂病例管理效率;长远布局:以学科发展提升竞争力,筑牢科室存续根基。
此次线上会议,是血透(东)团队 “刀刃向内、自我革新” 的缩影——从感染防控到患者管理,从操作细节到学科蓝图,每一项研讨都紧扣“质量提升”核心。未来,团队将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整改落地,持续打磨透析诊疗“硬实力”,用专业与担当守护区域血透患者的生命希望,彰显血透人的责任底色!
(内分泌肾内科血透室(东)杜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