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前身系隶属于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的兰炼医院、兰化医院合并而成的兰州石化总医院,属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省级公益、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兰州市西固地区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甘肃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甘肃省“120”急救西固分中心、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医疗抢救兰州中心、中国石油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分中心、中国石油援藏医疗帮扶对口支援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单位。
医院自成立以来,历经多次改革与发展,2017年,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医院社会化改革的部署,医院加入专注于中国石油医疗业务改革的宝石花医疗集团,2018年7月更名为甘肃宝石花医院,医院仍保持公益、非营利性,接受甘肃省卫健委业务监管。2019年10月18日,经甘肃省教育厅和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同意,医院成为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20年12月7日,甘肃省卫健委下发通知,确定甘肃宝石花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2月,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共同推动宝石花医疗深化改革合作协议》,宝石花医疗正式并入通用技术集团。2023年8月,医院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并更名为: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这标志着医院成为专业医疗集团管理的央企医院,是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医院分东、西两个院区,占地面积6.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66张,实际开放床位801张,设有临床、医技、医疗辅助、支持保障及职能科室共计 63 个,拥有核磁共振、双源CT、联影CT、ECT、数字减影血管机(DSA)、两微米激光、四维彩超、高压氧舱、人工膜肺(ECMO)等先进医疗设备。现有职工总数10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90人,硕博士研究生97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201人,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为西固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我院立足区域医疗核心定位,聚焦区域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与石化企业安全生产保障,通过构建省级重点学科引领、区域特色专科支撑、临床科研协同并进的学科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省内领先、区域标杆的现代化医院。逐步形成以心内科、职业病科、眼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科、消化科、血液透析、病理诊断等学科为引领的优势学科:其中重症医学科、职业病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医科为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心内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与此同时,针对石化企业需求,重点打造职业病科、烧伤科、高压氧医学中心等特色专科;在本区域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胸外乳腺科、皮肤性病科、肛肠科、肿瘤科、骨伤科、介入医学科、心身与睡眠医学科、烧伤科等学科是区域独有特色专科。医院先后通过产科等级评审(西固区唯一一家三级产科医院)和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认证。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体系。建成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名中医张志明传承工作站。健康管理中心每年承接5万多人次的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是区域内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健康管理机构。高标准打造区域独家口腔数字化中心。牵头成立省级血液透析专科联盟,构建双向转诊机制,目前,医院血透中心拥有透析机位83台,常规透析300余人,其规模及血管通路技术居全省领先行列,荣获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甘肃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通用健康康复科全国医学中心西北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单位、西固区精神卫生中心、成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
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在科研教育上,大力倡导“人才兴院、科研强院”,近五年来,获各级科研课题立项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49篇。新建2735平方米的临床科研教学中心,成立11个临床科研教学实训室,拥有多媒体教室4间、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到4570平方米,学生住宿公寓楼约1995平方米。目前,医院设有15个教研室,师资团队300余人,近10年培养医学生约250人/年,40年培养近万人,高质量完成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医学院等院校学生分段式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医院将始终秉承公益立院宗旨,以建设“省内知名、区域领先的现代化大学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战略目标,系统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科研创新、质量管控、文化铸魂、服务优化“六位一体”发展体系,深度融入国家医改战略和集团医疗一体化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